今日(12月20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宣布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9年版)》(下称《原则》),该《原则》由“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两部分组成,其中“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共涉及8类临床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9年版)
现代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泛起一批针对分子异常特征的药物——即靶向药物。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现在,凭证是否需要做靶点检测,可以将常用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分为两大类(表1)。详细的检测靶点详见各章节。
关于有明确靶点的药物,须遵照靶点检测后方可使用的原则。检测所用的仪器装备、诊断试剂和检测要领应当经由国家药品监视治理部分批准,特殊是经由陪同诊断验证的要领。不得在未做相关检查的情形下盲目用药。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1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1884号